近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分別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fā)表最新研究成果,祝賀中國科學家!
清華大學
2023年12月15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頡偉研究組在Science期刊上以長文形式發(fā)表了題為“早期胚胎多種SOX2 -增強子互作模式調控多能性程序”(Multifaceted SOX2-chromatin interaction underpins pluripotency progression in early embryo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多能性先鋒因子SOX2在哺乳動物早期胚胎多能性建立和轉換過程中的調控機制。
這項研究工作揭示了早期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多能性程序的調控機制和先鋒因子的工作機制,為更好地理解多能性和細胞命運的調控,以及體內體外多能性研究模型奠定了基礎。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5516
南開大學
2023年12月15日,南開大學劉永勝、馬儒軍及陳永勝共同通訊在Science在線發(fā)表題為“僅用太陽光驅動的全天候自持續(xù)人體熱管理衣物”(Self-sustaining personal all-day thermoregulatory clothing using only sunlight)的研究論文,這是南開大學不到一個月內發(fā)表的第二篇Science論文,也是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在南開大學發(fā)表的第三篇Science論文。
在日常生活中,衣物在調節(jié)體溫、保持身體熱舒適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能夠像宇航服一樣將人體保持在舒適的溫度范圍(皮膚溫度)的可穿戴體溫調節(jié)服裝一直是智能服裝系統(tǒng)長期追求但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該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先進的自供電可穿戴式體溫調節(jié)系統(tǒng),將靈活的OPV模塊和EC體溫調節(jié)單元集成在一起,實現高效的個性化體溫調節(jié),在高端體溫調節(jié)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甚至擴展人類在極地和個人太空行走等惡劣環(huán)境中的生存能力。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3654
浙江大學
2023年12月14日,浙江大學邢華斌及楊立峰在Science 在線發(fā)表題為“A molecular sieve with ultrafast adsorption kinetics for propylene separ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一種分子篩ZU-609,它具有局部篩選通道,具有分子篩選門和快速擴散通道。
分子篩的設計對氣體分離至關重要,但由于分子篩和納米孔內擴散之間的內在矛盾,長期存在吸附動力學緩慢的問題。變壓吸附計算結果表明,ZU-609丙烯分離能耗相較于之前報道的篩分材料降低2倍、丙烯生產效率提高2倍。浙大的研究成果為微孔擴散傳質強化這一化學工程核心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為低碳分離技術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418
南京師范大學
2023年12月15日,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東南大學合作在Science 在線發(fā)表題為“Low voltage–driven high-performance thermal switching in antiferroelectric PbZrO3 thin films”的研究論文。
論文第一作者為南京師范大學劉晨晗副教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博士研究生司洋洋和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張華。論文通訊作者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陳祖煌教授和東南大學陳云飛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為本文第一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張力發(fā)、盧平和卓蒙也參與了這項工作。
該論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基于反鐵電-鐵電可逆相變實現熱開關的功能,開發(fā)了一種低壓驅動的長壽命、大開關比和超快響應的反鐵電熱開關原型器件,并揭示了外場驅動的反鐵電-鐵電相變可調控原胞大小,實現導熱系數k大幅可逆調控的內在機理。該工作是首個關于反鐵電熱開關的實驗闡述,同時也為探索大開關比反鐵電熱開關原型器件提供實驗和理論指導。
論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