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首頁 > 科研動態(tài)
關注我們
學術橋-訂閱號
學術橋-小程序
香港科大利用人工智能平臺預測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該中心團隊已完成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阿爾茨海默病全基因組測序,并建立起全面的中國人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基因數(shù)據庫,目前包括來自香港特區(qū)和內地的數(shù)據。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葉玉如11日表示,該校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套人工智能風險預測評分系統(tǒng),可用于預測人們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有助于進行早期風險篩查和疾病管理。

  香港科大研究人員介紹,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和治療面臨巨大挑戰(zhàn),患者常在晚期才被確診。由科大成立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身兼該中心主任的葉玉如表示,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診斷主要靠臨床評估。血液生物標志物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起了重要作用。該中心團隊成功識別出血液蛋白生物標志物,并構建了特定生物標志物組合,只需一滴血,便可篩查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以及評估其病情發(fā)展階段。

  該中心團隊已完成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阿爾茨海默病全基因組測序,并建立起全面的中國人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基因數(shù)據庫,目前包括來自香港特區(qū)和內地的數(shù)據。團隊也發(fā)現(xiàn)了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遺傳風險因子。這些成果推動該中心設立了創(chuàng)新而可靠的生物標志物開發(fā)平臺。

延伸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聯(lián)系。
掃碼關注學術橋
關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