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實錄)
陳志文:就是實現(xiàn)這個,我把結尾都說完了,這個引進的過程中,這個建設的過程中,或者夢的實現(xiàn)過程中,那么很關鍵,毫不避諱就是人才。
何穎:人才。
陳志文:對吧?對于高校來講,舉足輕重。那么你們有一些什么樣的舉措?
何穎:我們現(xiàn)在對于人才,我們有一個概念,或者有一個理念叫“引育并舉、重在培育”,因為我們的地域關系,地域關系,所以我們一方面就是比較看重下大力氣投入引進高層次的人才在這個方面我覺得在高校的學科建設當中,這個人才的地位非常重要。你引進一個高水平的人,他能帶起一個團隊。
陳志文:毫無疑問。
何穎:然后能有一個高平臺,還能留住一些人。
陳志文:對。
何穎:還能留住一些人,所以這些年我們非常的,我們出臺了一個人才引進的這個辦法,把人才分了五個層次引進,比如說我們最高層次,我們引進了一個千人,中組部的千人,那學校也是幾百萬、上千萬的這樣一個引進力度,進了以后非常好,它帶起了一個大的團隊,他是專門從美國回來做這個衛(wèi)星遙感的,做精準農業(yè)的,為我們龍江的大農業(yè)進行服務,我們省里頭也非常高興,而且這個團隊也做得非常好,做得非常好,所以你看我們引進了千人,另外我們在引進人才的時候。
陳志文:培養(yǎng),立足、培養(yǎng)。
何穎:對,立足培養(yǎng),就是孕育人。那我們怎么樣育人呢?我們現(xiàn)在有一系列的工程,比如說我們有學科帶頭人計劃,我們有青年百人計劃,我們還有骨干教師計劃,就是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有不同的計劃。
陳志文:形成梯隊。
何穎:梯隊。你比如說我給您介紹一下我們青年百人計劃。我們青年百人計劃全是35歲以下的,在全校各個學科里選最優(yōu)秀的,最優(yōu)秀的博士,講師和副教授,然后我們是每個人做,適合于他自己做一個規(guī)劃,那么你應該出國留學的,出國一年、兩年,你到國內訪學的,我們學校有大的項目政策的。資金的投入和項目的投入,以及你去訪學,你去學習一律開綠燈,而且是,必須是有計劃的。
另外是以老帶新的,是有一個老教授要帶他的,而且要定期總結的,我們這個青年百人計劃是每個學期至少就是這些各個學院就是每一期,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百多人了。雖然叫百人,一百多人我們準備增加到二百多人,因為我覺得十年之后,這一批人就是黑龍江大學的脊梁,就是脊梁。
陳志文:我認為自己培養(yǎng)的人是一個根基。
何穎:對。我有自己培養(yǎng)的機制,因為現(xiàn)在吧,你也知道“雙一流”建設就是新一輪的挖人大賽就開始了。
陳志文:搶人才,搶人才。
何穎:而且發(fā)達地區(qū),它的經(jīng)濟、工資待遇比較好,黑龍江省是他挖人的一個主要的陣地。
陳志文:對,我覺得靠搶不是你們的優(yōu)勢。
何穎:對,我自己作為校長我有這樣一個理念。什么理念?就是你引進幾個明星的人才,不能整體上提高你的整體實力。
陳志文:我覺得引進可以做一個策略。
何穎:對。但是你不引不行,它沒有高層次的人才,你沒有那個高水平的團隊,你沒有那么高水平的學科,影響你學校的發(fā)展,影響你學校的聲譽,影響你。
陳志文:包含一個階段,影響你的速度?
何穎:對,另外我們在引人上我們還存在了另一個模式,你比如說說的,我們那個美國阿肯色的一個陳教授,他專門是生產非轉基因大豆的,黑省的大豆種植面積其實是中國最大的。
陳志文:最大的。
何穎:但是它不分類,人家美國的這個教授,它的20多個專利就是我們大豆是專門蛋白的大豆,我這個大豆是榨油的,我這個大豆是做豆腐的,它是分類的。但是我們的學校沒有那么多錢,我們怎么辦呢?我們和一個公司合作,公司來出錢引進,但是在我們農學院搭建一個科研平臺,我們講好培養(yǎng)人才、學術論文,所有者是黑龍江大學。成果轉化歸公司,現(xiàn)在陳教授每年到我們這兒來上課,而我們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到美國阿肯色他的那個學校去,跟著他一起學習。
另外在我們這兒又給他建了一個,農學院建了一個大的實驗室,在做育種。這樣的話就對我們黑龍江地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
陳志文:關鍵你給他提供一個靈活的機制。
何穎:一個模式。
陳志文:靈活的機制和平臺給了他真正事業(yè)的發(fā)展的空間。
何穎:對。
陳志文:這個是非常的。
何穎:另外你想我們地方性院校的經(jīng)費是有限的,像引進這么大的專家,你沒有幾千萬做實驗室你也拿不出來呀。
陳志文:我覺得你們這種更多是用事業(yè)平臺給他提供機制的靈活度吸引他。
何穎:另外一個公司,我們雙引,甚至是三引,你公司將來這個成果的種子那個銷售和什么歸你公司,我要成果和培養(yǎng)我的人。
陳志文:對。這就是你們的優(yōu)勢,你們靈活。就是你做學術的同時你可以做事業(yè),做產業(yè),我給你提供便利。
何穎:所以我們叫“引育并舉,重在培育”。就不能,千萬不能就是引進來了幾個人,然后把里面的人,尤其待遇什么的,把里面的人的積極性都傷害了,這個就不好,所以這些年我們就是很好的要來處理這樣的一個平衡好,我們自己有各種計劃。所以現(xiàn)在挖人你也擋不住,擋不住,所以我們就說要建立一個自我培養(yǎng)人才的機制。
陳志文:這種感情是不可替代的。
何穎:對。
陳志文:就像別人挖你,你會很割舍不下。
何穎:對。確實是這樣的。
陳志文:我再問另外一個小問題,你給自己這個校長兩年多是吧?打幾分?如果滿分是十分你打幾分?
何穎:八分。打得已經(jīng)很高了。
陳志文:我覺得我是這樣看,就是如果連這個自信都沒有,也不適合當校長。
何穎:我跟你說,我做正校長這幾年,我是白加黑,五加二。
陳志文:我是個外人跟你接觸不多,我從主觀感受上,我無從從結果評價,我從這個主觀態(tài)度上打分,我覺得這個校長可以打個十分吧,對你來講,你的生活你現(xiàn)在就是黑龍江大學,而不是工作的問題。
何穎:您說得太對了。
陳志文:這個我估計黑龍江大學,黑大就是你的愛人,就是你的家,就是你的情人。
何穎:真是這樣的。
陳志文: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認為打個十分沒有問題。
何穎:我是滿腔熱情的工作,我熱愛這個學校,我希望它好。
陳志文:你腦袋里只有黑大。
何穎:對。
陳志文:你可能在晚上12點會處理學校的事情,也有可能凌晨三點還在給他們有可能在處理一些事情,一旦想起來就是黑大。
何穎:我每天早晨七點半從家里出來,我好像從來沒遲到過,七點多一點,我家就住在校園里頭,就住在校園里頭。
陳志文:對黑大講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你。
何穎:對。
陳志文:對一些偷懶的人講是一件遭難的事情,有這么一個校長。其實何校長你就是黑大的一個代表。對黑大的那種感情是無可替代,對黑大的了解這個剛才講如數(shù)家珍。我也能感受到你的那個勁,那種執(zhí)著,那種專注和那種扎實。我覺得只要有這些,那么黑大就一定能實現(xiàn)它的夢。這個國內的一流是吧?世界的知名。
何穎:對。
陳志文:我堅信一定能實現(xiàn),原因是你們和俄羅斯關聯(lián)的這一點放大出來,那一定就是知名的。
何穎:對。
陳志文:我們祝愿黑龍江大學在何校長為代表的所有師生員工努力下,實現(xiàn)黑大自己的夢,謝謝大家。
好,我們最后再感謝一下何校長。
何穎:也感謝陳主任,感謝您的采訪,謝謝。
關注我們